海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花岗区科技为脱贫攻坚插上翅膀 [复制链接]

1#
济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96552376715502314&wfr=spider&for=pc

有一种科技力量,并不高大上,它的舞台就在田间地头。

在红花岗的农村大地,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红花岗区把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引导人才、项目、产业、技术、服务、资金等科技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科技,正在为这里的改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四两拔千斤的作用和力量。

 田间地头打通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

“番茄和辣椒都属于茄科类蔬菜,吸收同样的营养物质,留下相同的病害,对产量和品质都会有很大的影响,需轮作种植......”10月23日,在红花岗区金鼎山镇*钟村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来自该区的农业专家正在给村民们培训蔬菜种植技术。坐在第一排的帅远琴听得格外认真,“以前我不懂这些种植技术,现在有专家来指导,让我明白种植庄稼的一些科学道理。”

像这样的种植技术集中培训会,红花岗区科技部门今年已在金鼎山镇举行了6期,受益群众上千户。近年来,红花岗区陆续组织遵义师范学院、遵义市林科所、市区农业农村局的农业专家,深入贫困村开展种养殖技术培训,把科学的种养殖技术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每家每户,让农民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的种养殖技术,科技扶贫“最后一公里”。

贫困在哪里?科技扶贫就扶到哪里。早在今年6月,那时正是水稻的生长时节。海龙镇龙泉村的郑福书家稻田里的秧苗又*又矮小,望着这些“*瘦”的秧苗,郑福书满脸愁容。海龙镇把这个问题反馈到红花岗区科技局后,区科技局及时联系遵义师范学院的农业专家谢宇潇博士和邓力喜博士。两名专家亲自到郑福书的水稻田里“把脉问诊”,为郑福书解决了这个“燃眉之急”。今年以来,该局陆续派遣农业专家到金鼎山镇后庄村、海龙镇龙泉村、贡米村等6个村,帮助农户解决种养殖方面技术问题4项,解决水稻种植技术12.2亩,促成专家与种植大户合作意向7家。

产业革命为产业扶贫注入科技动力

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是基础,科技来支撑。红花岗区结合山地城郊区域优势,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依靠科技发展特色产业,重点打造蔬菜、精品水果、生态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通过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

在金鼎山镇,依靠当地山高林密的自然生态环境,林下养殖绿壳蛋鸡已成为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特色产业。

“在红花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们的技术指导下,我们养殖绿壳蛋鸡基本没有什么后顾之忧,品质好的有机蛋可以卖到1个4.5元,现在我们家年均收入在20万元左右。”已经脱贫的养殖户汪明才告诉记者,他所在的遵义市业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了15户贫困户和脱贫致富,每位养殖户都已具备基本的养殖技术和知识。

更重要的是,目前,遵义市业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存栏绿壳蛋鸡达2.1万多羽,绿壳蛋合格率高达%,高品质的绿壳蛋达到85%—90%。荣获“遵义市十大旅游商品”的金鼎山镇板桥村绿壳鸡蛋,借助“云上金鼎”电商平台等销售模式,现已走出贵州大山,销往上海、香港等全国各地。

“绿壳鸡蛋产业还将进一步延伸,我们正在跟面条加工企业联系,开发制作绿壳鸡蛋面。”业源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汪明先告诉记者,随着绿壳蛋鸡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稳定,他们将进一步拓展产业链,把绿壳鸡蛋这个产业做成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在科技、农业等职能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红花岗区金鼎山镇葡萄产业、蓝莓产业、猕猴桃产业以及绿壳鸡蛋产业,海龙镇的贡米产业、花卉产业,深溪镇的肉牛养殖业、蛋鸡养殖业,巷口镇的大球盖菇种植业等农业产业正朝着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

项目带动,科技扶贫精准发力

位于金鼎山镇莲池坝区的红花岗区农业园区是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以野生蔬菜驯化和海龙贡米种植为主的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获得贵州省科技厅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计划项目立项支持,争取项目配套资金万元。

该项目实施地点位于金鼎山镇海龙镇,园区面积亩(含辐射区),含现代农业生态园、海龙土司贡米生产基地、野生蔬菜驯化、农产品加工厂等主要功能,总投资万元,将建成海龙土司贡米标准化种植基地亩,建成农旅一体化现代生态农业园亩,促进农产品附加值提高30%,带动当地农民户均增收元。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截止目前,该科技示范园建设完成贡米核心基地亩,种植地方品种油粘米亩,杂交品种亩;建成农旅一体化现代生态农业园亩;完成9个野生蔬菜品种种植资源的搜集;申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个;初步制定了适合海龙镇贡米村的水稻种植技术规程;订单农业模式逐步开展,解决了名农民的用工问题,带动70余户周边农民脱贫致富。该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年底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农业发展,为稳定农民收入和乡村振兴提供源源动力。”区科技局发展计划科科长冉欢欢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积极指导和督促项目实施企业加快建设进度,确保完成项目相关经济技术指标。

近年来,红花岗区不断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支持力度,通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扶持扶贫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在近年的区本级科技项目立项中,有红花岗区亩“双低”优质油菜高产基地建设、红树莓种植关键技术集成示范、海龙镇龙泉村精品水果种植示范、生物无害化处理牛粪技术应用、巷口镇食用菌培植示范基地建设、野里生态蔬菜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9个农业类项目予以立项支持,扶持资金上百万元。其中,匹配30万元项目资金立项支持的金鼎山镇后庄村22.36千瓦光伏发电站科技扶贫项目,每年可为后庄村集体经济创收近2万元。今年,区本级科技项目征集了7个农业和1个科技扶贫项目,经专家评审后,预计有4个项目将给予立项支持。

科技下乡了,基地建设了,产业形成了,乡村漂亮了,农民的腰包鼓了……站在后庄村的湿地公园远望蓝莓基地,站在莲池公园的观景台俯瞰农业园区,农业农村的绚丽新画卷正在这里徐徐展开,处处绽放。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战阶段,科技就像一对翅膀,给予红花岗区决胜脱贫攻坚强大的力量和持续的动力。               
  

通讯员李小芳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霞

编审唐正平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