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陈勃顾棣摄影艺术成就暨收藏展览阜平 [复制链接]

1#

金秋结硕,大地鎏金。

杨越峦主持开幕式

9月24日上午,“陈勃·顾棣摄影艺术成就暨收藏展览”在保定市阜平县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隆重启帷。中国文联副主席、省政协副主席、省文联主席边发吉宣布开幕。

边发吉宣布开幕

解晓勇讲话

河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解晓勇,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解放军画报原社长柳军,中国摄影家协会顾问张桐胜,中国摄影家协会原副秘书长解海龙,河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方竹学,河北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兼秘书长杨越峦,保定市政协副主席石志新,保定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张长春等领导及众多红色摄影艺术家后人、摄影界人士出席了开幕式。杨越峦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参观展览

“陈勃·顾棣摄影艺术成就暨收藏展览”由“陈勃摄影艺术成就展”“顾棣摄影艺术成就展”“顾棣红色摄影收藏展”三个独立展览组成,既自成篇章、自有体系,又彼此呼应、内涵契合。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陈勃摄影艺术成就展”通过人民领袖、时代印记、文艺大家、寄情山水四个章节,展示出新中国成立前后波澜壮阔的历程,梳理陈勃作为新中国培养的优秀摄影家、新中国摄影事业开拓者、组织者、领导者的艺术成就与历史贡献。

参观展览

参观展览

“顾棣摄影艺术成就展”通过他家乡立志效祖国、三晋大地谱新曲、笔耕的历史三条线索,反复凸显这位阜平走出的小八路与红色摄影一朝相许、终身为业,毕生的心血恩谢先师,忠诚祖国、回报家乡的人生情怀、奋斗轨迹。

展览现场

作为最重要的镇展内容,“顾棣红色摄影收藏展”通过顾棣毕生珍藏的海量文献结构出:为了新中国,前进!《晋察冀画报》——中国红色摄影的摇篮,忆往昔阜平、峥嵘岁月稠,红色摄影集结号四大版块,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晋察冀军民、阜平军民所创造的光辉业绩与历史贡献,彰显中国红色摄影的根脉基石、精神价值、不朽力量。

年6月,在阜平出版第一版《毛泽东选集》;《晋察冀画报》当年的发稿照片;年8月,阜平县青救会路条;顾棣续写七十多年的日记;年4月,周恩来、邓颖超接见摄影界代表的原版照片;新中国在国际摄影展览中获得第一个金奖的作品……多幅摄影作品,超件历史文献与档案实物,近8万字的文字介绍,辅以电视专题片、多媒体视频,通过大气简洁的设计,基调氛围的营造,让整个展览立体饱满、生动引人、气势恢宏。

阜平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晋察冀根据地的首府,晋察冀边区政治、军事、文化中心。被誉为中国红色摄影摇篮的《晋察冀画报》,在阜平一带举办了四期摄影培训班,建立的队伍、储备的人才成为新中国摄影事业的中流砥柱。大师级红色摄影前辈沙飞、石少华、罗光达、吴群、雷烨、赵烈、刘峰都在阜平留下过战斗的足迹。此次展出的陈勃、顾棣二位,得益于晋察冀边区摄影的烽火渊源,竟成就了阜平一县双星的传奇。

陈勃、顾棣年少许国,青春离家,在各自与摄影相关的岗位上,成就了人生、家国大业。陈勃是中国摄协的创会元老,为中国摄影事业发展鞠躬尽瘁,更是用摄影为旅游开路的先行者。他九十高龄、第九次登临黄山驾鹤西去。“中国红色摄影司马迁”的美誉,顾棣当之无愧。他一直竭己之力进行中国战争摄影史的保护光大、梳理赓续,由他编著的《中国红色摄影史录》,用完整坚实的大批文献档案为中国摄影留下一部严谨、翔实的有关中国革命战争年代的摄影断代史,成为前无古人的扛鼎之作。二老双双获得中国摄影最高奖金像奖终身成就奖,陈勃还获得中国文联造型艺术成就奖。

解晓勇在讲话中指出,陈勃、顾棣先生素怀壮志,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参加革命,与摄影结缘,以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无比忠诚的信念,倾情致力于摄影工作,为新中国从诞生到繁荣富强的全过程,留下了生动精彩、无可替代的影像记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的重要时刻,本次展览的举办不仅是对两位德高望重摄影家艺术成就的梳理、总结、纪念,更为文艺界、摄影界进行党史、艺德教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他们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留下的精神财富,以及他们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使命担当,与祖国共命运、救民族于危难的家国情怀,以人民为中心、以生活为土壤的赤子之心,淡泊名利、德艺双馨的高尚品格将永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断努力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8次视察河北,对河北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河北省委、省政府紧紧抓住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战略支撑,举全省之力持续办好“三件大事”,为河北的主题摄影提供了新的丰富资源,成为艺术家挥洒才情、创作精品的沃土,欢迎广大艺术家朋友来河北采风创作,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