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龙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多彩贵州网应腾让贵州文物活起来,动
TUhjnbcbe - 2024/4/26 20:10:00
点击进入第九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投票入口应腾编号投票时间为9月14日至20日,请大家为她投上宝贵的一票。“在贵阳没?又去挖墓了吗?”“是啊是啊,在出差路上。”刚刚大家听到的,是近两年来,同事朋友和我打招呼的新“开场白”。在从事新闻工作的第8年,我接触到了这个行业最“冷门”的口——考古。考古圈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幽默形象的比喻——“上班等同于上坟”。所以,作为跑口记者的我,去“上班”,也等于去“上坟”。或许,在座的会问:贵州有历史吗?贵州有“古”可考吗?这个口,能出多少稿子?没错,贵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考古大省,但贵州却是全国第一个,以单个项目“土司考古”,拿下考古奖项“大满贯”的省份。我们拿下全国六大、十大,世界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还有,你看,连最难拿的中国田野考古一等奖,贵州考古人也拿下了。与之相配的,是我在跑考古报道的两年中,记录、见证、参与和传播了贵州考古故事,7篇考古报道拿下贵州新闻奖“大满贯”。我们现在看到的照片上的这位戴着护膝,用树枝做拐杖的人,是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周必素。从我刚开始接触考古,我就跟随着她的脚步,和她走到海龙屯遗址、茅衙遗址、杨氏土司墓地、旋厂遗址,以及多个考古发掘现场。无论是什么季节,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下田野,她都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她双膝的退行性病变,就是在海龙屯遗址发掘期间,上下奔走无数次,落下的毛病。其实,考古发掘的日常,并没有什么传奇的滤镜,更多是繁琐,重复,枯燥的日常。考古人不是在发掘,就是在发掘的路上。行走在田野,做扎实的研究,他们有“最强大脑”,还更需要“最强体力”。我曾经开玩笑的问她,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美女考古所所长,明明可以靠脸吃饭,为什么还要面朝黄土背朝天,做一个“挖土人”?她说,“入行,是歪打正着,现在是真喜欢,而且不止喜欢,还热爱。”是啊!热爱。通过周所,我认识了一这群考古人,沉迷于夜郎考古研究的“夜郎王”张合荣;驻扎海龙屯8年的“屯主”李飞;发掘招果洞遗址5年的“史前王”张兴龙,他们不断行走,看似孤寂,更有情怀。或许,职业带来的悲喜并不相同,但在一些坚持里,我们,殊途同归。奋力行走,潜心研究。这是周所带给我的最初印象,从她身上,我看到了贵州考古人的严谨、坚守、刚强的精神。也是她,让我这个“考古小白”从“八卦”的好奇中来,到“考古”的敬畏中去,不信,你们看——“考古人下工地戴不戴护身符?”“这个真没有。要说带,我们带的是敬畏心和使命感,做对历史和社会负责的事。”“发掘到文物时,有过顺手牵羊的冲动吗?”“考古是用来解决历史问题的,不是用来占有的。考古强调的是信息的收集和采集,我们更在意的是,从文物身上得到完整的信息,而不是得到文物。”我曾经又开玩笑的问她,“现在,你们考古人都是网红了,请问美女考古学者,你有什么感受?”她说,“我倒没觉得我是‘网红’,
1
查看完整版本: 多彩贵州网应腾让贵州文物活起来,动